外勞社/1090114新聞稿_排解移工爭議 重建處推動專業協調制度、新南向健康服務中心 提供各國防疫資訊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一月十四日臺北報導】為協助調處聘僱移工雇主與移工之間的爭議,臺北市自107年起推動專業協調人制度,由專業律師擔任協調人,108年共進行179場協調會,協調成立案件達八成五以上,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表示,藉由專業律師,將移工及雇主經常發生爭議的事由,透過就業服務法、民刑法等不同法律的檢視及解說,有助於快速解決爭議,除保障移工權益外,也能提供雇主法律諮詢,為未來的勞雇關係建立更良善的基礎。
此外,今年將試辦加入受過基礎協調案件培訓的專業通譯人員進場,降低勞雇雙方在爭議協調過程中的溝通障礙,使雙方表達的意見能清楚明確的傳達給對方,除可提升移工爭議案件協調品質,朝向「制度專業化、人員專業化、經驗專業化」三個方向發展,也能進一步保障勞雇雙方權益。
由於台北市轄內工作的移工,絕大多數從事家庭看護工作,勞雇雙方常因語言、生活與習慣差異產生爭端,如宗教、文化及飲食上差異、照顧技巧不恰當、作息時間衝突,或因雇主未按時給付薪資、留置移工證件等,都是勞雇雙方經常反映的事項。
重建處表示,目前家事移工尚未適用勞基法保障,因此在協調雙方爭議時,常涉及民事或刑事爭訟或情緒上的問題,地方主管機關人員在協調過程,往往需要同時扮演勞雇雙方的雙語翻譯、協調人及法令解說與紀錄等不同角色,也常被誤解刻意偏頗某一方,以致協調結果有時未盡其意。
該處指出,為提升協調品質,規劃建構專業協調人制度,透過專業服務快速的為勞雇雙方釐清爭點,並提供法令競合問題與解說,明確告訴雙方哪些爭議事項屬於就業服務法規,還是民、刑事法爭訟的範圍,而勞雇雙方與仲介人員對專業律師擔任協調人也較信任其法律專業角色,減少彼此的情緒性發言。
重建處分析,108年召開的179場次爭議協調會中,仍以勞雇相處問題為大宗,包括彼此對照顧方式或管理方式的看法不同產生爭議,最後走向中止勞雇契約或轉換雇主的結果。
在協調會議中,透過律師的專業角色及訴訟經驗,能積極建立和平協處的共識,提供法令解說與資訊,找尋對雙方可接受的方案,以利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
同時促進勞雇雙方及仲介對相關法令規定及罰則等認識,預防未來再發生類似紛爭。
新南向健康服務中心 提供各國防疫資訊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一月十四日臺北報導】有鑒於新南向國家為國人經常往返的地區,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提醒,民眾如有身體不適症狀,建議暫緩旅遊行程在家休息;出國前可先至服務中心或疾管署網站查詢當地疫情,瞭解預防措施。
疾管署表示,國內今年截至1月13日已累計11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病例,感染國家為菲律賓4例、泰國及越南各3例、印尼1例。
另外去年1至2月國人出境人數,約兩成前往新南向國家,但該期間境外移入重要傳染病病例中,近九成是於東南亞及南亞等新南向國家感染,主要為登革熱、麻疹、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及阿米巴性痢疾等傳染病,顯示感染風險偏高。
服務中心提醒,旅途中應留意飲食安全,避免生食生飲,並落實正確洗手、咳嗽禮節及防蚊措施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及避免接觸禽畜或野生動物。
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等疑似傳染病症狀,應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如有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並獲得妥適治療。
點閱人數 : 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