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通訊
Industry News

外勞社/1131212 臺大風險中心發布「公正轉型」民調 逾9成認為減碳應關注中小企業意見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十二月十二日臺北報導】臺大風險中心12月12日發布2024「公正轉型」調查,調查顯示民眾對減碳政策和極端氣候的影響感到擔憂,支持政府向企業徵收碳費,逾半數民眾認為企業自主減量不應獲得優惠費率;但多數民眾也贊同應關注中小企業意見、補貼技術開發;風險中心建議強化政府、企業與勞工三方對話機制,並呼籲企業把握轉型時間點。

 

民眾憂碳費導致物價上漲、貧富拉大
臺大風險中心連三年進行公正轉型民意調查,今年特別著重於勞工、青年、弱勢群體面對淨零排放與氣候衝擊的補助與調適。中心主任周桂田指出,臺灣作為全球分工鏈的一環,除了碳定價體系遲滯,又要面對美國川普新政府的國際產業分工重組,臺灣要在這個架構下預備面對淨零轉型的衝擊。他指出公正轉型的議題,包括在政策制定上有什麼樣的溝通機制?轉型產生如生活成本衝擊,碳費應優先支持誰?如何補償受衝擊群體重獲新技能?以及是否對高碳排產業產生汙名化?此次調查也是從程序、分配、補償、肯認正義4個面向著手,了解民眾對相關議題的感知與意向。

 

臺大國發所助理教授暨風險中心研究員林俊達說明調查結果,約8成的受訪民眾對全球暖化表示擔心,也認為極端氣候對勞工的負面影響嚴重;多數民眾除了認為臺灣社會嚴重貧富不均,也有61.1%的民眾擔心淨零轉型導致物價上漲、46.5%擔心拉大貧富差距。

 

不贊同碳費優惠 但支持補助轉型
多數民眾也支持以碳費補貼中低收入戶的電費、交通費用,85.1%的受訪者認為因減碳政策失業者,政府應全額補助職訓。從政策溝通面來看,6成以上的受訪者不了解政府減碳政策,45.5%的民眾認為政府相關政策規劃缺乏政府、老闆和員工三方共同決定機制,48.7%認為沒有民眾表達意見的管道。針對政府向企業徵收碳費,78.1%的受訪民眾表示支持,也有56.4%的受訪者同意,即使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也不應該獲得碳費優惠費率。不過民眾對高碳排企業沒有汙名化現象,82.4%的民眾認同高碳排產業不等於高汙染產業,也有7成的受訪者支持政府用碳費補貼企業開發減碳技術、購買節能設備,約8成受訪者同意政府積極補助高碳排產業低碳轉型。此外有高達93.7%的受訪民眾同意,減碳政策規劃應該更關注中小企業的意見。

 

戴國榮:政策不夠明確導致觀望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表示,目前國內中小企業根本不了解淨零轉型議題,多數企業尚未進行碳盤查,除了高科技產業或產聘外銷歐盟的企業面對CBAM會積極推動以外,政府希望企業以大帶小其實成效不彰,除了資金與技術問題外,政府減碳和盤查政策與階段性目標不夠明確,多數中小企業仍在觀望。周桂田分析,這就是政策滲透率的問題,由於碳定價政策到近期才底定,但很多企業是要受到國內政策或國際市場壓力才會推動。除了建議環境部將要推出的綠色成長基金,注意落實給予中小企業轉型支持;風險中心也建議成立氣候社會基金(公正轉型基金),補助中小企業減碳創新、給予弱勢和轉職補貼。

 

學者:企業應把握政策緩衝期轉型
他也建議在目前國內碳費制度仍有緩衝機制,而且民眾目前對相關產業仍抱持良善碳度的情況下,產業應該把握這個時間點轉型,政府也需要建立產業、勞工與政府之間三方溝通機制與平臺,並加以法制化。行政單位也需要更注意中小企業遭遇的衝擊,包括勞動部加速建置完成公正轉型指引、甚至內政部和衛福部也要為弱勢者受到的衝擊預做準備,並將相關的施政平臺架構更清楚。

 

點閱人數 : 6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