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通訊
Industry News

外勞社/1130213 強化中小事業單位安全防護 預防災害 職安署發布火災爆炸危害預防指引

【外勞社記者黃秀娟二月十三日臺北報導】近年來,高風險工廠火災與爆炸事故頻傳,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為協助中小事業單位提升工作場所安全,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編撰「高風險工廠火災爆炸危害預防指引」,協助事業單位有效評估火災爆炸的潛在危害因素、確認現有防護設施的適切性與有效性,並據以強化控制措施,以避免重大災害事故的發生,保障勞工作業安全。

 

重大爆炸災害 未落實危害評估
 職安署說明, 鑑於近年高風險工廠火災爆炸事件頻傳,例如2022年3月1日桃園某電腦零件製造廠囤有大量易燃鎂金屬,造成1名勞工死亡;2023年9月22日發生於屏東高爾夫球製造廠的重大爆炸事故,造成6名勞工及4名消防員不幸罹難,並波及上百位勞工輕重傷;2025年2月6日新竹縣某化纖廠疑因熱煤油洩漏後引起火災爆炸,造成2名勞工死亡及19名勞工受傷。 
 

 

職安署指出,這些重大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事業單位未能落實法規要求之「危害辨識、評估及控制」。為協助中小事業單位就工作場所中易發生火災爆炸之設施及作業或環境,能有效評估火災爆炸潛在危害之因素、確認現有防護設施之適切性及有效性,並據以強化其控制措施,職安署於114年2月12日完成「高風險工廠火災爆炸危害預防指引」。該指引提供中小事業單位於執行危害辨識及風險評估時,應注意之重點事項及資訊,期以避免發生重大災害事故,保障工作者作業安全。

 

指引適用高風險設備與作業
 該指引適用於具有火災爆炸高風險的設備或作業之中小事業單位,例如高風險設備包括火爐、煙囟、高壓氣體設備以及使用自燃性物質的設備(如四氫化矽、氫氣、磷化氫等)。還有高風險作業包括熔接、熔斷作業;作業場所存在易燃液體蒸氣、可燃性氣體或爆燃性粉塵;危險物灌注、卸收或儲存作業;金屬粉末拋光研磨作業;以及攪拌作業等。職安署呼籲各事業單位重視火災與爆炸防範工作,依據該指引進行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確保工作環境安全,降低職業災害的發生。

 

附件檔案 :

點閱人數 : 9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