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社/1130312 僑外生取得工讀工作許可 人數超過6萬 外國專業人員4.9萬人次 專技佔3.5萬人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三月十二日臺北報導】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取得工讀許可的僑外學生超越6萬人來到新高;外國專業人員有效聘僱許可人次約4.9萬人,當中專門性或技術性工作者約3.5萬人。除了越南、印尼漸成從非技術到技術工作的核心外籍勞動力,少部分國家如緬甸、印度的工讀或專業人員也有顯著成長,反映各國留學生、海外工作者的差異。
越印藍領、專技 人數均居前茅
隨著境外生不斷增加,到今年1月底為止,外國留學生、僑生、華裔學生取得工讀許可的總數也來到6萬4,442人的高峰,比去年同月大增1萬6千多人。
以國籍來看,越南學生3萬名左右已穩居第1,較去年同月增加約1萬人,其次為印尼學生有1萬3,270人,兩國取得工讀許可的人數和大專院校在學的學位生人數幾乎重疊。馬來西亞申請工讀許可的學生人數過去幾年在6至8千人之間徘徊,疫後漸減,至1月底為5,321人,穩定維持在第3。其他取得工讀許可人數較多的國家,分別為緬甸4,094人、菲律賓3,125人、香港1,831人、泰國1,304人、日本815人、柬埔寨和印度都是639人。另外至1月底為止,畢業僑外生留臺工作者的有效聘僱許可人次為1萬8,984人,其中一般申請者為1,639人、採評點制為1萬7,345人。
緬甸學生與工讀人數翻倍成長
工讀學生人數跟在臺從事專門性或技術性工作(專技工作)的外國人數比較或許是有意義的。以目前的國籍別來看,仍以馬來西亞的專技人士最多,有效聘僱許可為7,569人次,其次為越南的5,306人次與印尼4,944人次。
日本專技工作者人數雖然退居第4,但仍有近4千人次。另外印度從2020年8月被香港超越後,此次再度超越香港來到2,535人次,香港則是2,494人次。在香港之後則是菲律賓的1,528人次、美國的929人次、泰國853人次、韓國849人次。
由於語言文化接近、大量僑生來臺,馬來西亞學生在工讀和留臺長期居首。但近年越南、印尼急起直追,取得工讀許可、從事專技工作的人數都呈成長趨勢,也意味兩國從非技術到技術、甚至專業工作,成為臺灣外籍勞動力的關鍵支柱;日本則從疫前5千多的專技工作許可下降近千,但取得工讀許可人數同期間則是翻倍成長。
印度專技人士人數再次超越香港
此外緬甸、柬埔寨來臺就讀的學生、取得工讀許可的人數近年都有倍數成長。印度則是學生人數和專技工作者成長,但工讀人數比例上相對少。由於臺灣與鄰近的日、韓都面臨少子女化、高齡化和勞動力衰減的狀況,這些國家的外籍勞工人數、國籍變化也相互牽動。近期日本三菱UFJ研究顧問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日、韓和臺灣都在競爭爭取越南勞工,但隨其經濟發展,預計越南勞工海外就業將減少,以日本來說將可能由柬埔寨和緬甸的就業者取代。報告也注意到,緬甸海外勞工的工作地點,以接壤的鄰國如泰國、馬來西亞為主,但近年由於國內局勢不穩,前往日本的人數穩步增加(臺灣也有學生成長趨勢),日本甚至為其調整居留期限。
臺日都有拓展更多元勞動力的壓力
另外雖然在日本工作占比不高,但報告也提到菲律賓海外工作人口從2018年達到高峰後開始下降,預計在日的菲律賓工作者從2030年開始就會下降。而在日本有不少留學生的尼泊爾人,則有更廣泛的工作選擇,除了印度、中東,也有不少尼泊爾人選擇前往東南歐工作。雖然有更多元的勞動力來源國,但這份報告也反映日本面臨勞工來源集中、需要加大力度吸引各國勞工的迫切性。
對於藍領移工和技術人才高度集中越南、印尼等國,並且面臨更大地緣政治壓力的臺灣,或許更需要抓緊各國局勢變化創造的機會,因應未來變化。
點閱人數 : 45